內容來自YAHOO新聞
校長盼增陸生名額 紓解少子化
旺報【記者李侑珊╱台北報導】
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16日舉辦「邁向國際化——大學語言管理論壇」,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指出,台灣年僅16萬名新生兒,未來大學招不到新生已為必然,若想紓解少子化危機,且讓大學不倒閉,途徑除有調漲大學學費,並將招生名額減半,以維持高教品質;開放陸生來台員額限制,並鬆綁境外生在台工作法令,讓他們能留台工作,可解決人力資源缺口。
伴隨少子化危機,台灣「105高教大限」已到。有統計指出,今年大學新生人數比去年減少近3萬人,就學人數低於25萬人;107年度(西元2018年)則是第二波關卡,大學新生人數將呈大幅溜滑梯趨勢,預估到117年度(西元2028年),大學新生數將只剩15.7萬人,各校無不繃緊神經。
法令限制 無法債務協商留台
張瑞雄指出,近年政府鼓勵各校招陸生、國際生,但前者局限於政治問題,不只學歷採認有限制,來台陸生的員額、戶籍省市也有所限定。許多大學雖努力「跑單幫」,自己到大陸招生,且一些「名牌大學」在兩岸知名度高,能成功吸引陸生來台讀書;但基於法令限制,這些陸生最後仍無法留下來工作,只能返回大陸求職。
「其他國家的國際生,情況也相當。」張瑞雄說,台灣年僅16萬新生兒,人力資源嚴重不足,巨大的人才缺口,實則可靠境外生源來補足;包含陸生在內,台灣近年花費相當大的力氣招生,卻仍無法讓境外生留台工作,「做不到『向世界徵才』,留不住國際人才」,讓招生簡直是白忙一場。
私校大招陸生賺學費
張瑞雄也提到,擴招或開放境外生來台,雖無法「直接」解決少子化危機;但考量大學的生存問題,需負擔龐大的行政與人事成本,政府若無法在短期內建立大學退場機制,可讓大學的學費調漲1倍,並將招生人數減半。如此作法不僅可維持各校經費,還能保障學生的受教品質,讓學校的經營能「維持現況」;而國立大學學費較低,建議學費調漲,可從國立頂大帶頭做起。
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則認為,少子化危機雖讓各校深感壓力,許多私校更透過大舉招收陸生,來賺取學費,但招生立意不應於此,「不應以生源的擴張,來填補收費的缺口」;正確的觀念是,透過招收境外生來讓校園國際化,讓台灣學生與各國同儕互動,藉以累積並建立全球視野。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校長盼增陸生名額-紓解少子化-215007408--finance.html
B9C666E27580CC9D
留言列表